2018年,央行★、银保监会等部门多次向P2P市场释放出加强监管的信号。6月14日★,央行党委书记、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陆家嘴论坛上专门提到非法集资的风险,他明确表示,“收益率超过6%就要打问号★,超过8%就很危险,10%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。”
2018年★,576家P2P网贷平台接连爆雷,是去年全年的2.58倍,平均每天1.7家出现提现困难、老板跑路等问题★。
这并不是P2P第一次面临行业危机,但如此大体量、并且具备相当信誉度的平台宣布清盘尚属业内首次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P2P“爆雷潮”?很多投资者认为,主要原因在于监管趋紧★。
7月9日★,央行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,召开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。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,互联网金融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,要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,化解存量风险,消除风险隐患★,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。
P2P是英文“person-to-person”的缩写★,是一种★“点对点★”的网络借款,又被称为互联网金融★。是将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。
P2P是英文“person-to-person★”的缩写,是一种★“点对点”的网络借款,又被称为互联网金融。是将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★。通过P2P平台,借贷双方可以快速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交易。P2P借贷低门槛★、便捷的特点,让小企业、个人融资难度大幅降低,也为大批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利息收益。
虽然2018年P2P平台集中“爆雷”,但P2P作为国内实践普惠金融业务的一只重要力量★,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正如同新华社文章所言:优胜劣汰是所有行业发展所遵循的规律★,不能因为短时间内出现的问题就一味地否认它★。P2P行业能够覆盖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资金支持的领域★,也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缩影。相关部门应加快行业整改的工作进度,将符合整改要求的平台做好备案登记,缓解市场紧张情绪,避免行业恐慌。
本期的内容就到这里结束了,感兴趣的伙伴可以进入钛媒体72问★,关注或订阅《2018戊戌年鉴》音频栏目,双蛋期间,10个主题带你重温2018年的大小事。
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,近期P2P平台集中爆雷,宏观经济去杠杆导致的底层资产不良率上升★,以及平台自身经营上的一系列问题是内因,而直接的导火索应该是唐小僧、联璧金融等明星平台爆雷带来的恐慌效应。这些平台出问题后★,市场恐慌情绪传染引发资金流出,致使本就很脆弱的平台迅速爆雷。
听众朋友们大家好,欢迎收听今天的2018戊戌年鉴,我是华楠。2018年,576家P2P网贷平台接连爆雷★,是去年全年的2.58倍,平均每天1.7家出现提现困难、老板跑路等问题★,引发社会关注★。今天的戊戌年鉴,我们就来回望P2P行业的“爆雷潮”。
6月★,是平台爆发的高峰期★,全国共有108家P2P平台曝雷★。7月,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对“投之家★”涉嫌集资诈骗案立案侦查★,这家网贷之家“兄弟单位”的突发状况对于行业的震动或许要超越前一个月雷暴潮的总和★。一位网贷平台负责人表示:★“投之家事件是彻底性的转折,此前投资人对行业仍然抱有一定的信心,但此事件之后情况便急转直下。★”
7月20日晚★,行业又一颗响雷落下。爱钱帮发布清盘公告,宣布平台停止相关业务运营,保留网站及APP正常维护,不在发行新产品★,不再新增业务增量★。而仅仅在两周前,7月4日,爱钱帮刚刚宣布成功完成B+轮融资★,融资金额为3亿元。
监管压力增大固然是导致P2P平台“爆雷潮★”的原因之一★,但在业内分析师看来★,P2P平台自身的业务瑕疵和违规行为才是引发风暴的核心因素。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,P2P平台存在自融、资金池w66平台★、风控的问题★,遇到流动性问题和监管压力w66平台,就会引爆风险。随着出借人的风险偏好趋于保守,一些实力不济,风险比较高的平台难以获取持续的出借人资金,从而加速了退出。此外,一些持续高返的平台具有一定知名度,一旦爆雷,会引发连锁反应。
P2P平台是我国金融行业的一大创新,但是一些不良平台的倒闭和转型,尤其是一些假借P2P网贷之名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诈骗等行为的发生★,严重扰乱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,打击市场信心,给人们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。
在论坛举行的当天★,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峰透露,原本定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的P2P网络借贷备案工作已延期。对于备案工作是否有望在年内完成★,他指出,“我们继续进一步做工作,年内还不行,还得继续加把力。”有观点认为,备案延期,让不少网贷平台的合规成本增加,一些有问题且实力不济的平台★,继续维系下去的难度越来越大。